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后,中國食品安全有所改善
提到三聚氰胺,很多人都會心里發憷。2008年中國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稱2008年中國奶粉污染事故、2008年中國毒奶制品事故、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故)是中國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后在其奶粉中被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那么,三聚氰胺事件過去十年了,我國食品安全到底處于什么樣的一個水平呢?
“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后,我們交出了一份還算合格的答卷。然而,這份還算合格的答卷僅是指我們在原有困局中的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的風險永遠存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12日舉行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底線,隨著人們對這一理念的認同,公眾對于食品工業的審視也逐漸從過去單純的食品安全向營養安全轉變。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博士在講話中特別指出,過去幾十年里,食品科學與技術的進步讓人嘆為觀止。食品工業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已經能夠應對食物緊缺的挑戰,為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生產出足夠的價格便宜的食品。但它現在必須應對更新的挑戰,向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夠、價格便宜并且健康的食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劉秀梅研究員、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教授針對2017年國際重要食品安全事件進行了回顧與分析。綜合國內外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可以看出,在全球大同的趨勢下,國內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點已逐漸與國際接軌,而在全球視野下審視食品安全的隱患,也給中國的食品產業發展帶來更多啟發,未來行業需要關注以下幾點安全問題與隱患。
三聚氰胺(sān jù qíng àn)(英文:Melamine)(化學式:C3N3(NH2)3),俗稱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用作化工原料,很多時候,需要將其進行粉體加工,這時候就需要用到三聚氰胺粉碎機。福建豐力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所生產的三聚氰胺粉碎機,粉碎細度好、顆粒集中,是三聚氰胺超微粉體加工首選。